【电商知识】干货满满!电商九个知识点送达,请查收

2024-10-16 15:26:48  阅读 1206 次

产品价值洞察

无论我们运营人手中操盘的是什么产品,首先一定要对其有深度的认知:

● 产品价值主张是什么?

● 解决哪类用户的哪些问题?

● 业界竞品有哪些、市场份额如何、优劣势在哪……?

这些问题,运营人心中一定要洞若观火。这是运营思考的**步。


举个例子:

如果你运营一个幼教的公众号(注意,此时公众号的内容本身即是“产品”)。你就需要思考,价值主张是:为年轻父母提供科学的幼教知识,解决他们对孩子教育的茫然。


你继续搜寻业界的竞品公众号,发觉已有几个大号了,进一步分析,发觉这些大号内容虽好,但大都冗长,每天推文多,内容同质化严重。而你们的优势在于编辑的专业能力强,能对干货进行深度处理,更具可读性。

用户定位、研究分析

前面有提到,任何运营策略都是针对特定的用户细分群体进行,所以我们实施运营策略前,就先要定位好:自身的用户是谁?并预先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。关于用户调研本身就是一项专业领域,本文不展开讨论。


通过用户定位、分析,我们能初步判断目标用户在哪个渠道比较集中、以什么方式与他们展开接触比较合适、高效等等。


接着前面幼教公众号的例子,你前期粉丝的定位是谁?是辣妈还是父亲或者是隔级长辈?不同的用户群,对内容的偏好、阅读习惯、激发起传播的策略差距是非常大的。如果我们定位是辣妈群体,那么在幼教的内容中夹杂一些“体谅做妈的”、“歌颂做妈的”的内容,是较大可能引起共鸣进而转发的。

目标导向意识

对于运营专员,阶段性目标通常有:维持或提升某类内容的阅读率、转发率;维持或提升电商的访问量及转化率;维持或提升某时期的新增用户(粉丝)量;提升某功能某块的用户活跃率;某新渠道拉新用户的尝试及性价比评估;某新方式激活用户活跃率的尝试及性价比评估等等。


比如幼教公众号的例子,我们启动运营时,一定要先制定一个阶段性目标,比如**个月需要增粉多少,准备投入多少活动预算?有明确的目标运营人才能有清晰的行动,也能够“逼着”我们持续的调整、优化运营策略。

渠道梳理、评估

对于独当一面的运营专责,当我们接到一个阶段性目标时(此处指拉新用户),通常是要自己去评估各种用户接触渠道、评估它们的性价比、接触方式,并尝试按照优劣排序开展接触。


比如幼教公众号,我们可以调研穷举下,接触辣妈的渠道:

线上渠道有:母婴社区、社群、其他母婴公众号等;

线下渠道则有:幼儿园、母婴奶粉、玩具商超、妇幼医院、公园游乐场等等。


我们需要竭尽所能的收集各种渠道的用户密度、接触方式、接触成本等等。

在商超,可以考虑跟商家合作,摆放易拉宝;

在人来人往的医院、游乐场则可以采用地推的方式等。

线上引流的渠道则要评估该社区的规则,如何*大程度的利用内容引流等。

统筹策划 

无论我们准备就某渠道展开用户拉新,还是通过某种策略激活用户或者达成某类商品的成交率,都需要事先做好计划,包括:

●整个流程涉及到哪些参与者;

●参与者各自的分工是什么;

●流程的各个时间节点;

●需达到什么质量;

●参与流程是否测试过,是否顺畅;

●就拿制作一个放在店面的易拉宝二维码,就需要认真思考:

●什么样的内容比较吸引用户注意;

●简短的文案要怎么写;

●宣传册摆放在店里的哪个位置*好;

●易拉宝的制作时间多久;

●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项。

数据目标识别、埋点

当我们每次实施运营策略的目标定下之后,意味着这次的数据目标也确定了,而我们运营人要思考的就是:

针对数据目标,现有的资源、条件能否捕获到相应的反馈数据?

还需要在哪些环节进行数据埋点?

是否需要研发协助?


比如扫描二维码,就要考虑给不同渠道的二维码添加不同的识别参数,这样就能统计从不同渠道获取的新用户数。

数据收集、分析

每次运营实施过程中记得对数据进行收集、筛选、清洗、进而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分析,以供决策使用。


关于数据收集分析的过程中,李少加特别强调一个非常容易犯的“基础概率”、“幸存者偏差”、“可得性偏差”等统计分析问题。

记住:数据**是为业务服务,洞察业务的意义才是大前提,否则再牛叉的数据分析都是白搭。


比如,有个典型的数据统计案例:

据数据统计,绝大部分的车祸发生在离家25公里的范围内。那我们是否需要得出一个:为安全起见*好将车开在离家25公里远的地方然后打的回家的谬论?


其实我们再仔细思考会发现——大部分人开车都在离家25公里内开车啊,自然发生车祸的概率会更高。这是一个典型的基础概率的问题。

这就是我强调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统计决策学知识的原因。


本文地址:本站
版权声明:版权所有:星宸网络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